青楼女子与宠客之间的亲密举动令人瞩目,官员在华丽堂皇的厅堂中留影,乞丐在寒冷冬季披着破旧衣物……一组晚清的老照片带领大家走进100多年前的多样人物世界。
四位姑娘都未满二十,正值花季年华,身着华丽衣裳,妆容精致,坐在细致设计的摄影棚中,周围装饰以鲜花绿植。她们面容相似,个个面庞饱满,这种特征当时被视为招财旺夫的象征,可能吸引了不少富贵人家来提亲。
画面中,一对年逾古稀的夫妻与他们的儿媳和孙子亲密合影,场景显然发生在宽敞的家中,透露出富裕的生活氛围。老人似乎在官府中担任职务,因为他的神态与气度都显得颇有威严。儿媳与公婆同坐而非站在一旁,这种亲密的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中也显得相对少见。二人身后堂屋的门框上贴着当时流行的春联,上联写道:“云献吉祥星联福寿”,下联印着“花开富贵竹报平安”的美好祝愿。
展开剩余75%这一张照片与前一张属于同一系列,记录了同一家人的生活点滴。婆媳二人换上新装,再次与儿子(丈夫)合影。拍摄的时候,茶几上摆放着精致的钟表和来自西洋的玻璃杯,显示出这一家不仅富裕,还接受了新颖的事物。而且,婆媳二人并未缠足,展现了她们的独立与自信。
这一张老照片尤为罕见,属于晚清时期极为大胆的风格,其主题展现了青楼女子与她的恩客亲密地合影,相互搂抱。女子梳着旗头,身着肚兜,男子则上身赤裸。从标注可得知,这张照片拍摄于1905年的北京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这样的摆拍可谓“惊世骇俗”,毫无疑问是由外国摄影师主导的场景。
场景转至天津街头,两个拖着长辫的男子正在阅读贴在墙上的演出广告,广告上赫然写着“天津紫竹林法国租界内,外洋新到美国华伦马戏”。根据晚清《申报》的记载,华伦马戏节目包括:“马会开箱取物,驴能说话摇铃,猪狗亦能耍百技,机灵乖巧……美女舞蹈,小丑搞笑,言行皆能引人发笑。”
这张照片为街头抓拍,人物生动自然,仿佛穿越时空,诉说着100多年前的故事。阳光直射下,似乎热得令人窒息,偶尔想用扇子扇风以求一丝凉意。由于晚清摄影技术的曝光时间长,这张照片的画面并非特别清晰,但却蕴藏了丰富的历史信息。
这名乞丐站在上海龙华寺前,衣衫褴褛的样子令人心痛,他身上可能缠绕着所有能保暖的破布。双手拄着黑色的拐杖,直视镜头,神情中却透出几分张扬,显得毫不萎缩,流露出不屈的气势。
这张照片展示了福州妇女传统的服饰。她头顶佩戴着金银制作的三支发簪,簪子长约八寸,分别朝左、中、右方向挺立,民间称之为“三把刀”或“三条簪”。此外,她耳垂上挂着尺寸相对夸张的银质大圆耳环。通常,这样的装束只有经济宽裕的家庭才会承担得起。
这四个人物身上无疑流露出非凡的身份,着装华丽,刺绣精美,瓜皮帽、马褂、长衫均为晚清时期富裕阶层的标准服饰。
两位官员身穿便服与官靴,在一处华贵的厅堂中摆出姿势拍照。他们所处的环境经过精心布置,坐榻上摆着座钟、台灯、官帽、香炉等奢华物品,尽显奢华之气。这个空间或为官府衙门,若非富贵之家,是不可能拥有电灯这样的奢侈品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秦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